絲路健康・第17期 | 數字浪潮,京彩啟航:中阿專家共繪智能骨科新篇章

日期:2025-09-25 15:23:23

2025年9月16日,來自阿塞拜疆的三位骨科醫生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進行了學術訪問和交流。

本期國際交流設置手術觀摩、病例分享等多個環節,有效促進了中外專家圍繞數字骨科技術在髖膝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分享經驗、交流見解。

愛康醫療作為絲路健康國際合作交流項目的承擔單位,致力成為推動全球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使者,在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廣先進的醫療技術加強中外醫療人才交流,促進各國之間的醫療合作與共同進步。愛康醫療期待未來與各國醫療機構、專家學者共同攜手,為全球人民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的貢獻。

1.png

開幕式上,田華教授發表歡迎致辭,對阿塞拜疆專家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指出本次交流是雙方相互學習的寶貴機會,希望海外專家不虛此行。李楊教授主持了開幕儀式,並且詳細介紹了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的發展歷程、專家團隊、亞專業分科、特色技術、科研與學術成就等,期待本次活動通過深度的學術互動,海外專家有所收獲,同時促進兩國骨科醫學的共同發展。

3.png

手術觀摩

手術觀摩環節中,田華教授先後開展了K3機器人系統與VTS系統輔助全膝髖關節置換術。激發了海外專家的強烈興趣,殷切希望未來能引入此類數字化技術,相信這將有效提升本國關節置換手術的精準度與臨床效果。

4.png

田華教授向海外專家演示K3機器人系統輔助全膝關節置換術,K3機器人系統采用自研的三軸機械臂設計,兼具小巧結構與高穩定性,能夠實現高效、精準的截骨操作。此外,他通過機器人圖像與術中畫面,重點演示了如何通過機器人輔助截骨來調整膝關節的屈伸間隙平衡,並深入闡釋其臨床意義。

田華教授為大家帶來VTS可視化智能輔助系統髖關節置換術,術中無需機械臂,操作更加靈活便捷,指引同樣精準,可有效引導螺釘植入方向,顯著提升了手術的安全性與精準性。海外專家們對技術的原理細節、操作要點表現出濃厚興趣,頻頻提問。田教授在手術間隙予以詳盡解答。

學術交流

李子劍教授分享 《VTS導航結合3D打印定製髖關節翻修》,通過數個髖關節翻修病例的講解,他指出盡管髖關節翻修對手術技術要求較高,VTS系統結合3D打印定製技術在髖關節翻修中,有助於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有助於髖關節各解剖參數的重建,短期臨床效果可靠。

劉延青教授分享了一例《慢性進展性血腫》巨大髖臼骨缺損的疑難病例。面對常規假體無法解決的困境與血管損傷風險,他通過定製化髖臼方案另辟蹊徑,成功實現重建。該創新思路為海外專家提供了寶貴的臨床借鑒。

李鋒教授在《髖膝關節翻修病例分享》中,系統展示了包括無菌性松動、假體周圍骨折及感染在內的多種翻修病例。雙方討論聚焦於假體取出技巧、翻修時機(一期vs二期)及假體選擇等核心問題,深入的交流令海外專家深感啟發。

趙旻暐教授作《3D打印技術在關節置換中的應用——基於個人經驗的病例匯報》專題發言,分享了3D打印模型可有效幫助術前規劃,並通過典型病例展示了PSI導板在TKA精準截骨和復雜THA骨缺損重建中的臨床價值。

阿塞拜疆專家Ramin Rzaev教授、Vugar Guliyev教授、Sanan Ashirov教授分別介紹了各自醫院關節外科發展情況,並呈現了數例本國典型及復雜的髖膝關節病例,與三院專家探討臨床解決方案,現場氣氛熱烈。

聲明:本次活動僅為醫療專業人士提供學術交流和信息分享。